政協委員指出煙草稅率偏低倒霉控煙發起提高到60%以上
煙草業暴利早已是公開的秘密,但與其不太相稱的是,我國煙草稅率為36%,在天下上排名倒數第三。即便與一些生長中國家相比,我國吸煙成本也處于最低水平。因此,煙民數量長期居高不下。
本報訊兩會時期,有政協委員指出,國際經歷表明,稅收和代價杠桿是最有效的控煙步伐,尤其對付未成年人和低收入者結果更為明顯。中國煙草代價上漲10%,將低沉煙草制品消耗5%。為此,委員們發起,應增設煙草康健稅。在“十二五”時期,漸漸將我國煙草制品稅率提高到60%以上。
煙草稅有很大提拔空間
天下政協常委、廣東省政協副主席、廣東省衛生廳廳長姚志彬認為,中國煙草稅另有很大的提稅空間。他在提案中表現,我國的煙草稅由煙葉稅、香煙增值稅、從量消耗稅和從價消耗稅組成。1994年、2001年和2009年舉行了三次調解。但2009年的煙草稅收調解同時重新按代價分別煙草類別,使部門香煙的稅率不升反降。煙草稅占零售價的比例只由35%~40%提高到了43.7%~48.7%,與國際煙草稅負的平均水平(65%~70%)相比,另有很大的提拔空間。
對此,天下政協委員、北京市衛生局原局長金大鵬也表現認同。他表現,天下衛生構造發起,理想的煙草業稅率,應占其零售代價的67%~80%之間。
據天下衛生構造2009年報告,我國煙草稅率為36%,在天下上排名倒數第三,僅高于柬埔寨(20%)和剛果(32%)。
靠漲價控煙結果很明顯
金大鵬表現,國際經歷表明,稅收和代價杠桿是最有效的控煙步伐,尤其對付未成年人和低收入者結果更為明顯。
姚志彬也表現,增設煙草康健稅,可以低沉煙草消耗量和煙民付出。專家認為,吸煙是一種“理性”的嗜好,即吸煙者對代價有明顯的應聲。《煙草圖冊》表現,中國煙草代價上漲10%,將低沉煙草制品消耗5%。貧苦家庭對煙草代價的應聲更敏感。
增設煙草康健稅,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根據《控煙與中國將來》,中國煙草業社會凈效益由1998年的正1.5億元驟降至2010年負600億元,《煙草圖冊》表現:在中國,煙草代價上漲10%,增長的稅收足以付出3300萬住民的根本康健必要。增設煙草康健稅,低沉煙草消耗,低沉相干疾病產生,提高康健水平,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。
發起:煙草稅提高到六成以上
金大鵬發起,在“十二五”時期采取有效步伐,漸漸將我國煙草制品稅率提高到60%以上。起緊張盡快在2009年調稅的根本上,每包香煙再增長1元從量稅,將煙草制品消耗稅征收關鍵延伸到販賣末了,創建稅價聯動機制,使稅率的提高更直接地反應到零售代價上。
姚志彬則發起,增設煙草康健稅。在香煙原來的稅率(43.7%~48.7%)根本上增長10%,使平均稅率到達55%,稅收增長部門作為煙草康健稅。